網暴已成為一個社會問題,而其成因有著多方面的因素。有專家認為,各網絡平臺依靠海量用戶、巨大流量來實現收益。
6月1日上午消息,近日,創始人張文中,與創始人俞敏洪暢談經濟發展和創業歷程。
張文中向俞敏洪請教直播經驗,俞敏洪認為:“我只要一上播就一大堆人上來說三道四,當然也有大量支持我的,我都已經完全不在乎了。一個人直播其實還是需要花好多力氣的,我不建議你把自己變成一個主播,沒有必要。”
在談到網絡負面言論時,俞敏洪表示,自己選擇相對隱忍,過去一年在網絡被謾罵、指責甚至侮辱的次數,比100輩子加起來還多,只能用天高云淡、山高水闊、云卷云舒的心態來對待,已不在乎外界評價,只要不虧付自己,不虧付內心就行,做對得起良心的事情。
以下幾步供被網曝的人參考
1、收集證據線索。在信息泄露之后,很容易收到各種各種的郵件,接到天南海北的電話。這時候要留心,記下對方的電話或者是郵箱地址等有用的信息。可能這些信息很瑣碎,但是一旦收集好這些信息不僅能幫助自己維權,而且還可能幫助更多的人。
2、向相關部門報案。個人信息一旦泄露,可向公安部門、互聯網管理部門、工商部門、消協、行業管理部門和相關機構進行投訴舉報。報案的目的一來是保護自己的權益,二來也是可以備案。一旦有更多的人遇到類似的情況,就可以一起處理。根據刑法的相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以及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可能涉嫌刑事犯罪,公安機關可以介入調查。
3、提醒身邊的親朋好友防止被騙。個人信息泄漏后,不僅可以用這些信息盜用賬號,甚至還可能騙身邊的親朋好友。所以一旦信息泄露,或者聯系工具賬號丟失,一定要第一時間通知親朋好友,要他們倍加防范,以免上當受騙。
4、委托律師維權。如果個人重要的信息丟失,而且知道怎么丟失的或者是有很多線索,那么就可以向專業的律師咨詢相關的法律法規。如果律師給予肯定的答復,就可以利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如果是在消費過程中泄露,還可依據《民法典》、《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通過法律手段要求侵權人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償損失等。
情節較輕的網暴行為:如公然侮辱或捏造事實誹謗他人,可能面臨治安管理處罰,如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罰款。
情節嚴重的網暴行為:如制造、散布謠言貶損他人人格、損害他人名譽,或者組織“人肉搜索”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可能構成刑事犯罪。根據《刑法》的相關規定,這些行為可能導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剝奪政治權利。
如果網暴行為導致被害人或其近親屬精神失常、自殘、自殺等嚴重后果,或者二年內曾因誹謗受過行政處罰又誹謗他人的,將從重處罰。
如針對未成年人、殘疾人實施的網暴,組織“水軍”、“打手”實施的網暴,編造涉性話題侵害他人人格尊嚴的,利用深度合成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發布違法信息的,以及網絡服務提供者發起組織網絡暴力等情形,也將依法從重處罰。
我們用專業的法律知識,相似判例來幫您解答,快速達成您的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