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想去健身一下,怎么一下子就消費了146萬?一起來看看一下健身房背后的套路,不要以為民事糾紛就沒事,背后可能是刑事犯罪。
民事糾紛背后的刑事犯罪律師解答
民間糾紛引起的刑事案件,一般按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處理,屬于刑事自訴案件的,當事人可以自主決定是否提起刑事訴訟和民事訴訟。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1、民事案件不會直接轉化為刑事案件。在民事案件審理過程中,訴訟參與人因違反訴訟、執(zhí)行程序可能會被追究刑事責任,但這種刑事案件并不是民事案件的轉化。法院在審理民事案件中,發(fā)現(xiàn)有犯罪行為的可以直接移送有關部門進行偵查。
2、當事人可以向司法機關報案,屬于刑事自訴范圍內的,可以就刑事部分另行起訴。法律規(guī)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二條當事人之間惡意串通,企圖通過訴訟、調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人民法院應當駁回其請求,并根據(jù)情節(jié)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一百一十三條被執(zhí)行人與他人惡意串通,通過訴訟、仲裁、調解等方式逃避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jù)情節(jié)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薛女士今年55歲,因身體原因在2021年時就提前辦理了內退。2022年10月,薛女士來到南京樂暴健身馬群店,想游泳鍛煉身體。在工作人員的推薦下,她購買了一萬多元的課程,沒多久,教練便以種種理由,要求她每個月都要購買幾萬元的健身課。就這樣,薛女士在一兩個月的時間,就繳納二十多萬元的課時費。
2023年2月,健身房的負責人又找她“談心”。“樂暴健身的主要操盤人韓麗麗告訴我,做股東能快速把錢掙回來,還說健身房運營非常成功,樂暴馬群店三個月就收回了投資。有一個要求,必須讓我購買50萬以上的課,消費滿50萬才能夠享受股東待遇,快速收回課時費的投資。”南京樂暴健身會員薛女士稱。甚至薛女士還給教練轉了80萬元,并和對方簽了一份認購20%股份的協(xié)議,成為了南京樂暴健身馬群店所謂的股東。薛女士課沒上多少,但已經先后打給對方146萬元。想要退錢,只能起訴,和薛女士有類似遭遇的學員并不少見,有些甚至辦了網貸。
剛剛步入社會的大學生小丁懷揣著減脂增肌的愿望,踏入了南京樂暴健身房的大門。在教練的誘導下,小丁不僅辦理了多張信用卡,還背負了網貸,短短一個月內被刷走了22萬元。這些錢,對于月薪僅7000多元的小丁來說,無疑是天文數(shù)字,每月的還款壓力讓他喘不過氣來。更讓小丁心寒的是,當他意識到自己被套路,提出退費時,健身房卻要求他支付30%的違約金,這無疑讓他的處境雪上加霜。
資料顯示,南京樂暴健身有限公司涉訴案件多達27起,大多數(shù)為服務合同糾紛,其中被法院判決限制高消費、納入失信被執(zhí)行人的就有7起。該公司的注冊資本僅3萬元,也沒有實繳資本。即使贏了官司,健身房和法定代表人也沒有償還債務的能力。律師表示,這些案件看似是民事糾紛,但本質上已涉嫌了刑事犯罪。近幾天,多名被刷走了天價健身費的會員已到派出所報案,目前,經偵部門已搜集了相關報案材料。
北京市盈科(南京)律師事務所律師楊韻桃表示:公司以各種理由,說穿了就是設定的套路,不斷讓會員充值,而且還承諾返還,但是到了時間又反悔。會員要求退費,就以各種理由來拖延,可能前面的承諾是虛假的,《刑法》中所謂的“虛構的事實”,這種行為從《刑法》上來說,是典型的虛構事實進行詐騙的手段。
如果資金被挪用,被轉移,被揮霍,導致不能及時返還給投資人,屬于非法占有,這種行為,我認為是符合詐騙罪的構成要件的。
我們用專業(yè)的法律知識,相似判例來幫您解答,快速達成您的訴求
該作品系作者結合法律法規(guī)、政府官網及互聯(lián)網相關知識整合。如若侵權請通過投訴通道提交信息,我們將按照規(guī)定及時處理。